登陆 注册

解读“中年危机”的本质,以及如何避免“中年危机”?

本文引用自:公众号《老胡说财经》

 

最近有个话题很火,就是35岁以后,是不是很多人会被失业,也就是中年危机问题。

先说答案:会,肯定会,除了一小部分爬上去的,大部分人都是社会燃料燃烧后的残渣,所以失业是必然,学会应对中年危机也是人生很重要的一项操作。

 

本文分3段来给大家分析“中年危机”的本质,以及如何规避“中年危机”:

一,35岁老员工VS应届生

二,中年危机的根源

三,破解办法?

 

35岁老员工VS应届生

 

很多人有一个错误的幻想,就是认为未来会越来越好。

但现实的人才/劳动力市场,人最有价值的年龄偏偏是30岁以前。

有的人可能不理解,我举个例子,假设你是HR或者老板,你现在手底下俩员工,同一个岗位,而且你这个岗就需要一个人,你也只养得起这一个人,咱今天必须裁掉一个,会裁谁?

 

咱来看他们条件。

 

第一个A是35岁老员工。

 

工龄13年,说不上多好也挑不出毛病,跟你攀不上关系也没什么敌对情绪,就是一普普通通中年社畜。

 

A家里俩孩子,嗷嗷待哺,有房贷,你一个月给他开6000块钱。

 

第二个B是新来的实习生。

 

刚来一个月,职场铁憨憨一个,技术不熟练,每次见了你点头哈腰,一脸虚假的英雄崇拜主义笑容。

 

他没对象,没贷款,你一个月给他开3000块。

 

这要怎么选?

 

从人性,道德这方面考虑,A的时间久了忠诚度够,而且拉家带口不易,得帮。

 

但是现在市场现状是倒闭潮,环境差,每个企业都在节约成本,否则就有倒闭风险,

 

一个企业家必须心硬,为了节约成本可以干掉个别员工。

 

如果心软,那被干掉的会是整个企业,以及全部员工。

 

而新员工能加班,服从安排,只要大饼画的好,各种舔狗的姿态应有尽有。

 

正常思路的HR都会选新人留下来。

 

有人还会反驳:新人没工作经验啊。

 

我觉得很多人真的太看得起老员工了,中国的整体市场90%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仅有很少一部分岗位是真的吃技术。

 

如何判断一个岗位非常吃技术?

 

涉及到安全的,例如飞行员,医生这类,必然有相应的官方监督体系,保证不达标的工作者无法取得资质。

 

在纯市场经济里就用残酷竞争来筛选,比如某些高精尖设备工程师,硕士学位是入门,后期一点细节技术不到位,就是做不出成品,就没法去市场上竞争,没有收益,就被淘汰。

 

除此之外99%的工作岗位,都是那种企业把大工作内容打散,极度碎片化,每个人就负责一个小环节,培训起来很简单的岗位。

 

这么做的目的也很简单:员工的替代性会变强,企业更稳定。

 

这里就有了第一个思路:把企业各个部门的业务内容和核心机密掌握,自己的可替代性就变弱,越凸显自己的价值。

 

这也是为什么优秀的产品经理总是那么受猎头公司欢迎的原因。

 

有人会误认为被裁员的原因是能力不行。

 

事实上,这些更多的是被身边那种销售岗位的“末尾淘汰制”给影响了,在销售领域,确实被淘汰和能力有关系。

 

但如今90%的裁员是因为公司战略转移,产品调整,或者成本转移,这种裁员是连锅端,从管理层到基层无一幸免。比如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甲骨文关闭整个中国研发中心事件。

 

这种裁员不是苦练技术就能避免的。

 

毕竟就一个疫情,很多人勤勤恳恳的工作,努力的学习业务能力,说失业就失业了。

 

 

中年危机的根本原因

 

我在文章开头说了一个词“社会燃料”。

绝大多数人,并不是社会发展的既得利益者,他们都是奉献者。被资本家和诸侯们掏空了未来。

 

我以前文章说过,房地产行业就是一个征税工具,掏空全家积蓄和未来30年,给国家纳税,让国家发展,不然国家这些年为什么发展的那么快,除了诸侯们政策好,老百姓们被剥削的一点也不少。

 

中年危机的本质也是一样。

 

过去这些年我们国内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收走了,国家发展是拿着劳动者的未来去发展的,但没有给劳动者应有的报酬的。

 

青年劳动力从出社会开始,剩余价值都被过度地被资本家剥削,但是这些劳动者,在辛苦劳动以后,并没有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保障,所以35岁以后失去竞争优势以后,就会被无情的剔除。

 

劳动者的真实情况,除了最顶层的诸侯大佬,现实中没人关心,甚至媒体都不会报。

 

李总理不说,媒体绝对不会主动提及国内有6亿人收入不到1000。

 

打个比方,你想知道这个行业的发展好不好,你就去看这个行业40岁-55岁的人生活和工作环境是怎么样的。

 

像公务员,国企编内员工,如果没晋级上去,年轻人和中年人差距不太大,工资有上涨,但总体保障一定是非常稳定。

 

再看我们社会上其它一些工作,比如说现在的程序员们,他们绝大多数人的收入是比一般职业要来得高得多的。

 

但我们去仔细研究这些互联网公司的背后人员年龄结构的时候,在那些大佬骄傲又自豪地喊出公司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这种豪言壮语,并声称淘汰一批不能奋斗的兄弟时,这个行业又是怎样的呢?

 

这种行业内部往往是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

一种是同一份工作上存在不同层次年龄段的人,这显得有些破败。

 

而另一种行业显现得是全员年轻人的朝气蓬勃,看着充满希望。

 

但实质上呢,这两种看似破败和希望背后所蕴藏的含义是不同的。

 

曾经有一位大佬说过一句话:进入西游记中女儿国的时候,我们一定发现这个神奇的国度没有男人的存在,但这些本应存在的人去哪里了呢?

 

这才是这些公司内部真正感到背脊发凉恐惧的事情。

 

而这也是中年危机矛盾的核心。

 

在公务员这类编制内行业,如果你做的很好,会给你很多上升的机会。

 

如果你做的不好,没关系,也会给你一些不重要的活干着,哪怕业绩不好,起码还能有养活自己的一份工作,维护基本的尊严和权利。

 

工作有保障,优秀了有机会,失败了不淘汰,我们把这种行业成为成熟的行业。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公务员和编内岗位如此受欢迎的原因。

 

35岁会产生中年危机,乃至失业的往往就是现在以互联网企业为首的不成熟企业。

 

看起来很高薪,没错,一个月都能赚好几万的,但是比模特这种青春饭行业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些行业逼着年轻人加班,搞狼性奋斗文化,任何不能产生价值的员工都看成累赘,混日子的员工不配做大佬的兄弟。

 

这种企业的发展,靠的就是剥削年轻人,当年轻人被剥削完了成了中年人,就迅速一脚踢开,一将成,万骨枯。

 

这真的不是能力的问题。

 

这个世界上,只有极少部分人有能力对抗中年危机,绝大多数人,都只是普通人,他们仅仅想找份工作,勤勤恳恳上班而已。

 

可是后者却会因为各种原因被淘汰,被辞退,他们为这些行业奉献了自己最好的年华,但却没有得到半点保障。

 

他们没有退路没有保障,失败了的他们看不到希望。

 

我还记得90年代的下岗潮,一堆国企工人失去生活来源,社会虽然在进步,但是发展的太快了,产生的副作用就是我们的国家把精力都放在了发展,没精力和财力去保障这些为共和国努力的工人。

 

自由的市场经济,造就了一批批百亿富豪,功成名就,登上云端的胜利者固然值得赞扬,但那是少数的,一个社会长远而稳定的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关注这些强者,我们同时也要给普通劳动一些保障。

 

我知道疫情以后,非常多的家庭没有了工作,没有了收入,他们想谋生,却因为年龄太大被各个企业拒之门外。

 

这又要回到那个问题,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绝对不是发家致富,而是给老百姓找一些事情去做,然后努力的活着。

 

但是现在的社会,大部分编外的行业,榨干了年轻人的劳动力价值,再用房贷榨干了2个家庭6个积蓄的价值。

 

然后过了35岁还可能被踢出岗位。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年轻人,只是一个燃料,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年轻人燃烧了自己,壮哉了国家,自己却被无情淘汰。

 

伟大的中国老百姓,在改革开放这些年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这些财富,诸侯和资本家拿着这些劳动人民们的剩余价值去发展了,最后没有还给老百姓。

 

所以为什么会中年危机?

 

因为那些不成熟的行业在榨干了年轻人的青春之后而不给回报。

 

我们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们只能寄期望于掌权的诸侯大佬们,可以让这些行业成熟起来,让底层人去拿回一些本该属于他们的东西,让每个人都能有底气有尊严去活着创造价值。

 

百姓不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如何对抗中年危机?

 

中年危机说到底,跟你有没有能力,努不努力关系不大,就是社会的问题,至少我们太渺小,没办法解决根本问题,我们只有应对办法。

 

首先要明白一切年纪危机,实则经济危机,未富先老才是最恐怖的。

 

一,首先,必须,买房,必须买房,买房是自己的资产。

 

二、不要辞职创业,更不要大投入去做生意,否则99.9%的三年破产率会教你社会的险恶。

不到万不得已不要随意辞职,通过简历找到满意的下家很难。如果没有明确的下家企业接手,同事矛盾、领导责骂,工作再难也得忍,不年轻了,收起坏脾气,能赚着钱就行,该妥协得妥协。

35岁后,跳槽最好通过对方挖猎、猎头挖猎、朋友引荐,不要再随意投简历。

 

三、不要轻易创业,但是要千方百计发展副业,尤其是初期投入不大、可以不断积累的副业

辞职创业,风险大,压力大,一家老小都压在创业上面,非常不可取。但是可以在岗的时候,兼职去发展副业。尤其是一些初期不需要很大投入,又可以慢慢积累,不断做大的副业。

这种副业,初期投入不大,即便失败了,也不会对生活有较大的冲击。做成功了,就可以未雨绸缪,减轻潜在的失业冲击。 如果副业还可以慢慢鸡肋,不断做大的话,就有可能形成非常可观的收入,从而可以替代主业,就会比较好地规避了“中年危机”。

 

四、心态要年轻,多接触、多学习新事物,多跟年轻人在一起,不要再技术上、效率上去落后于年轻人。 

 

五、随时做好下岗准备。在企业干,35岁不退,40岁也会退,时间问题,不像政府、学校可以干到退休。

 

放弃中国人的面子文化,面子比起没钱来说,真是尴尬极了。

 

做好下岗以后,你可能会去开滴滴,送外卖,当房产中介,甚至是饭店服务员等工作的心理准备,干这些工作不丢人,没钱才丢人。

 

六、走出消费主义陷阱。除了买资产,一定不要去过度消费,信用卡和花呗这种,能不用尽量别用了。

 

以上只是应对中年危机的对抗方法,如果普通人想完全破局,那必须重视“睡后收入”也就是走地主路线。

 

推荐课程

  • 为什么跨境电商前景广阔但做的人不多?

    跨境电商形势一片大好,发展迅速,但是由于3个原因,导致国内绝大多数人还不了解跨境电商。...... 详情

  • 【手把手,不走弯路】亚马逊快速入门实战教程

    【系统、全面、高效】本课程由我司具有多年实战经验的跨境电商业务团队编写! 【手把手、24小时答疑】本网站提供问答系统,讲师会在24小时内答复。 【融入圈子、提升高度】我们将带您进入跨境电商的圈子,让您具备生意人的视野。 <p class="cl...... 详情

  • CPC广告专项能力提升

    本课程将帮助您分析CPC广告背后的逻辑和算法,能极大的帮助您打好广告,大幅减少无用广告,用更少的广告费,创作更多的销量。...... 详情

  • 达卖实战选品方法集

    达卖电商团队在实战中不断调整、优化的选品方法集,能让你少走弯路,更高效的选出&ldquo;小爆款&rdquo;。...... 详情

  • 亚马逊卖家真实盈利情况分析

    跨境电商正处于风口期,随着国外智能手机和手机购物的普及,跨境电商还有5-10年的高速发展期。那处于风口的这些跨境电商卖家到底有多赚钱?不同体量的卖家,赚钱程度差异有多少,这节课来给大家详细进行分析。...... 详情

热门课程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

7×24小时客服热线:

180-2876-3595

深圳市方域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山街道向南社区南岗商务大厦1505号

邮编:518100

Email:dasellers@qq.com

Powered by Vue.js V3.0© 2017-2020 DaSellers Inc. 达卖集团 深圳市方域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34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