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20年,中国电商大爆发十年前,淘宝还不是“万能”的;京东刚刚有人知道;腾讯也在做电商;十年后,中国电商领域已开始讲述另一个故事。 “谁能想象,美国雅虎两年以前多么厉害,但是今天微软要并购它;谁又能够想到,五年前的Google会有今天这么厉害。互联网变化速度非常之快,我们必须看清楚自己,才有可能生存、成长和发展。” 2008年春节刚过,打扮成白雪公主模样的马云,在浙江黄龙体育中心面对着8900名员工慷慨激昂。去年底,因为预感到冬天要到来,他带领阿里巴巴B2B业务在港股加速上市,准备过冬。 正如马云所料,没过多久,刚刚上市的阿里巴巴股价就开始暴跌,3月已经跌破发行价,投资者纷纷打来电话来抱怨亏得多严重;9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华尔街金融危机全面袭来。 受此影响,中国企业也面临着严峻形势。 刘强东不得不为资金四处奔波,半年时间内见了40多个VC,但在估值不断下降的情况下,也没能拿到投资。物流还在亏损,资金还未到位,年底再拿不到钱,京东也许就倒闭,刘强东因此一夜愁白了头。 六年后,两位电商大佬一路征战后,终于带着公司赴美上市,度过最艰难时光的阿里和京东开始稳稳占据电商行业老大和老二的位置。 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电商已经遥遥领先世界各国。 过去20年,无数人靠做淘宝、拼多多、京东发家致富在过去的20年间,有无数人把握住了淘宝、拼多多、京东的红利期,赚的盆满钵满。 08年到12年是做淘宝的黄金时期。16年到17年是做拼多多的黄金时期。这几年无数草根靠着几个小店起步,很快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有的甚至赚了几千万上亿。 某宠物店老板,当年就是因为需要把家里多余的狗粮转让出去,2006年在淘宝上开了一家店。结果该店铺顺应着淘宝的爆发式增长,从他老婆一个人,很快发展到整个公司20多号人,年销额3000多万,12年最高峰时达到年销额5000多万,利润400多万。 广州一个组织电视机的商家,16年试水拼多多。当时拼多多知道的人,还不多,但是拼多多为了推广,给了消费者很大的补贴力度。当时这个电视机组织商家,靠着一个拼多多店,2年赚了2000多万,是2000多万利润! 但是时至今日,随着国内电商平台的规则日益苛刻,入驻商家日益饱和,国内电商的红利期已经结束了。目前个人想要在淘宝、拼多多、京东上发财,已经不太容易。目前上面都是专业玩家,供应链要求极高,普通草根玩家已经不太容易玩的转。
当下跨境电商正在爆发全球电商销量的增长势不可挡,网上购物正成为最流行的互联网活动之一。各大电商网站的销售总额将会从2014年的1.3万亿美元上升至2021年的4.5万亿美元,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根据电商工具服务商Oberlo的统计,电商的普及率将会从2020的15%增加到2025年的25%。 2020年对电商发展趋势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新型关注病毒性肺炎的全球蔓延了。新冠病毒性肺炎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电商发展。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各国政府都采取了相关的隔离措施,实体店关停、封城、限制社交活动等情况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网络购物。相关人士估计,受影响最大的实体店包括2.4万家服装零售商,1.2万家电子产品零售商,以及1.1万家家居及杂货店。实体店生意大受影响的同时,电商生意非常火爆。 智能手机的普及,也加速了世界各国的电商发展。 目前,国内从事跨境电商,把中国产品通过跨境电商的方式卖到国内的从业者还不算多。相比1100多万淘宝卖家,370多万拼多多卖家,中国的跨境电商亚马逊卖家活跃的只有80多万,面对的是一个比中国大N倍的世界市场,所以竞争程度远低于国内电商。
国家非常重视”跨境电商“这种新业态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传递明确信号,要激发进口潜力,加快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和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政策,并扩大适用范围。 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六部门日前印发《关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2018年12月7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商务部部长助理李成钢、财政部关税司司长冯晋平、海关总署口岸监管司司长王炜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过渡期后有关政策进行了权威解读。 更多品质化、多元化消费需求将得到满足 “这次的政策调整,对消费者来讲,意味着更多品质化、多元化消费需求将会得到更好的满足。”李成钢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这也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必然要求,是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阶段居民高质量消费的要求 本次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政策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清单内商品实行限额内零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按法定应纳税额70%征收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享受优惠政策的商品范围,新增群众需求量大的63个税目商品,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商品单次交易限值由目前的2000元提高至5000元,年度交易限值由目前的每人每年2万元提高至2.6万元。 中国是世界第一网络零售市场,拥有全球最多的网购用户。近年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发展呈现快速增长。根据海关统计,2017年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566亿元,同比增长75.5%。 “跨境电商是个新业态、新模式,我们总体坚持的是鼓励这个业态发展,同时对其监管秉持包容审慎的原则。”李成钢指出,这次调整后,一方面监管政策更加完善,另一方面产品范围进一步扩大,适用税收优惠政策的面更宽了。 2016年5月以来,我国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实行“暂按个人物品监管”的过渡期安排,有效促进了行业稳定发展,但也存在各方权责不清、政策预期不稳定等问题。这次过渡期之后的新政,把这个“暂”字拿掉了,这也就意味着这次新政将会是一个相对长期的安排,将促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持续健康发展。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不同于一般贸易,主要是满足国内居民品质化多元化消费需求,必须是直接面对消费者且仅限于个人自用。基于这一前提,我们明确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按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监管。这是有关具体监管要求的基础,也是行业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李成钢表示。 “网红”商品进清单,新增加22个试点城市 蒸汽眼罩、家用粉尘仪、剃须刀刀头、葡萄汽酒、麦芽酿造的啤酒、望远镜、电子游戏机、滑雪靴、旱冰鞋……财政部牵头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和税收政策进行了调整完善,共新增63个税目商品,主要涉及部分食品、纺织服装、鞋靴、首饰、小家电、文体用品、健身器材等商品类别,一些“网红”商品也进入清单,税目总数达到1321个。 “为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我们对商品清单进行了调整,选择近年来消费需求比较旺盛的一些商品。”冯晋平告诉记者,“在交易限值方面,此次将单次交易限值和年度交易限值提高,今后还将随居民收入提高相机调增。” 同时,进一步加大对跨境电商的支持力度,扩大政策适用范围。《通知》在现行15个试点城市基础上,将政策适用范围扩大至北京等22个新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城市,进一步完善区域布局,促进行业发展,也更好满足居民消费需求。 按照“各负其责”的原则,《通知》对各方应承担的责任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跨境电商企业承担商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跨境电商平台须在境内办理工商登记、履行先行赔付责任;境内服务商受托承担如实申报责任;消费者承担纳税义务;政府部门需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实施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等。“进一步明确参与跨境电商零售交易的各方责任,有助于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强质量风险防控,有利于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行业更健康发展。”李成钢强调。 跨境电商未来前景可期,有效监管将不断完善 据王炜透露,今年1至10月份,通过海关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零售进出口总额达1110.4亿元人民币,增长86%。其中进口671.8亿元,同比增长53.7%;出口438.6亿元,增长173.9%。 “近几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都在4万亿美元左右,跨境电商作为新业态,在总的对外贸易盘子里面占比相对较小,但增长迅猛,从国际层面来说,跨境电商未来前景可期。”李成钢表示。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不仅对于中国,从全球范围来看也是个新业态、新课题,对于这种新业态、新模式实施有效监管,实际上是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 “根据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交易信息电子化、可记录、可追溯的特点,《通知》明确要求企业要建立健全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商品质量追溯体系等,并如实向监管部门传输电子信息,配合监管部门开展质量风险监测,防控质量安全风险。”李成钢指出,对于出现质量安全风险事故的商品和相关企业,政府部门也将按规定做好信息公示,更好保障消费安全。 王炜告诉记者,海关总署2016年研究制定并对外发布了“26号公告”,明确了跨境电商海关监管措施。这次为配合新政的出台,海关修改完善了“26号公告”,近日将对外发布实施。另一方面,全国海关根据需要,对电商的系统进行了升级完善,确保跨境电商健康可持续发展。 “跨境电商具有发展迅速、商品多样化、更新快的特点。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根据这些特点,并综合考虑整个跨境电商发展、消费者需求、监管条件等情况,对跨境电商进口商品清单适时进行调整。”冯晋平表示。
|
2020-04-08 中国政府网
2020-06-28 亿恩网
2020-01-20 深圳跨境电商联盟
2020-03-13 新华社
2019-11-07 亿恩网
2020-06-29 敦煌网
2020-01-28 新华社